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线,为守护大众卫生健康筑防线——记环境与学校卫生所青年文明号事迹
2020年1月24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家家户户团团圆圆的大年三十。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节日的祥和。“收到出现疑似病例的通知,马上准备出发!” 为响应党的号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放弃与家人的团聚,一直处于待命工作状态的环境与学校卫生所青年文明号号长李艳清和副号长梁东兴,接到应急出动的通知后,马上整理物资,整装出发到定点收治医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现场
李艳清号长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
梁东兴副号长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
同心协力,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准备。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环境与学校卫生所立即组织号手们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参与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学习二级防护服的穿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熟练掌握操作。
中心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应急处置技术培训现场
全所人员积极参与穿脱防护服培训
1月28日下午,确诊病例出现,作为一线疾控人的青年号手们立马出动,开展相关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当晚,简单匆忙吃过晚饭后,流调成员之一的李嘉雯号手和吴桦轩号手被分派到两组,分别对两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调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他们在厚重的防护服下,细致认真地对密接人员做着接触史、暴露史、旅行史等流行病学史的询问调查登记,直到凌晨两点半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回到单位。第二天他们准时到岗继续战斗。“我们要走在疫情的前面,密切追踪锁定密接人员,对其做好居家隔离观察。”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调现场(1)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调现场(2)
1月29日11点多,号手们接到任务,眼看时间紧迫,他们匆忙结束了午餐立马准备物资出发到定点收治医院开展病例调查,登记病例基本信息和临床诊疗经过等流调工作。
流调前的准备工作和穿戴防护服
突击出动已经成为作为一线应急队员的号手们的工作常态。他们24小时待命,哪里有疫情就去哪里,从不叫苦叫累。
“我已经一个星期没见过女儿了,想抱抱她。等疫情过后,回去带她们出去玩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雾气已经萦绕在护目镜里,隔着防护服,我们仍然感受到梁东兴副号长对抗击疫情胜利的这份信念和斗志。那一天,他再次出动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一线打“防御战”的,还有在江门城轨站和汽车总站做排查的号手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年初九,号手们以三个班次轮值的方式到车站排查疫情。从清晨6点的第一班车到晚上10点40分的最后一班车,他们为每一批到站的乘客测量体温,对重点人群和发热的进站人员进行备案登记,做好日后追踪工作,以达到早发现,早阻断的目的。
我们的青年号手林杰雄和李少玲在除夕接到工作任务后,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三天蹲城轨站排查疫情。作为第一批蹲点人员的他们迎着凌冽的寒风上岗,一直蹲点值守到晚上十点四十分,收拾好物资后,迎着扑面而来的大雨回家。那几天江门的昼夜都在10摄氏度以下,他们无怨无悔,尽职尽责地坚守岗位进行排查工作。紧接着,号手李福裕和黄艳珍作为第二批蹲点值守人员,日夜无缝接替,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
林杰雄号手在江门东站为出站人员测量体温
李福裕号手在江门东站进行排查工作
李少玲号手在江门东站进行排查登记工作
寒风中,我们的青年号手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各司其职,以坚定的信念,科学防控,沉着应战,争分夺秒奔赴疫情防控前线,为守护大众卫生健康筑起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来源:环境与学校卫生所
编辑:健康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