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9日,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性艾协会”)在云南昆明举办第五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李一鹏率队带领科室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来自国内外多学科领域3000多名专家学者等各界代表就艾滋病及相关疾病防治研究最新信息、成果与进展进行交流。
图1、大会主会场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性艾协会主任委员尚红主持,大会主席张文康在开幕式致辞称,近年艾滋病防治各领域研究更加深入,所获成果更为丰硕。其中,既有关键技术的进展与突破,也有适合国情干预策略的探索佳绩。及时交流分享艾滋病防治前沿信息与成果,共同分析探讨所面临的新趋势、新挑战,对于艾滋病攻坚克难意义重大。
图2、大会主席张文康作开幕式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王建军讲话强调,艾滋病防治有赖科学研究引领,攻克艾滋病最终依靠科技进步。我国自“十一五”实施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和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30多年来,世界各国在艾滋病预防性疫苗和治愈性药物研发方面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控制性传播缺乏更有效的综合防控手段。他希望与会代表利用本次会议搭建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平台,努力研究破解艾滋病防控难题,将科研工作与防控工作需求紧密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艾滋病防控之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主任高福院士致辞强调,艾滋病为全球公敌,我国抗“艾”攻坚战正在转化为持久战,其中许多科学问题需要协作攻关,联合科研。他号召与会中外专家紧密携手,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共同面对艾滋病新挑战。
图3、中疾控艾防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开幕式上讲话
本次大会采用大会报告、专题论坛、卫星会等形式,邀请了国内外艾滋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各地防艾工作者就艾滋病及相关疾病的议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使基层工作者获得与艾滋病防治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的机会。
在主会场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王斌,报告了艾滋病防治国家“十三五”规划及落实进展;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学研究所教授罗伯特•盖洛、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吴云涛教授,相继报告了HIV的现状与未来、艾滋病疫苗开发和基因疗法。此外,作专题报告的还包括了多名国内的专家学者,大会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集中展示了国内外艾滋病及相关疾病领域研究的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新思维、新探索。
本次大会是本年度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学术交流活动最为大型的一次盛宴,紧抓了当今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控研究热点,涉及艾滋病公共卫生及重点人群健康防护知识。通过此次大会中外学者的交流,我中心专业技术骨干获取了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防治前沿科学的最新信息,吸收了先行先试地区的宝贵经验。
文字:艾滋病预防控制科
编辑: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