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命名2019年“最美江门人”的通报》,表彰97名先进人物,其中我中心王立华同志荣获“最美江门人” 之“最美医护者”称号。
据悉,为选树先进典型,传播文明风尚,自今年9月起,市文明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最美江门人”选树学活动。从“最美新乡贤”“最美社区工作者”“最美志愿者”“最美教师”“最美医护者”“最美环卫工人”“最美公安民警”“最美驾驶员”“最美经营户”“最美窗口标兵”等10个类别中选树典型,进一步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
王立华同志是我中心的一名青年骨干,她十二年如一日,在我市疾病防控的前线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带领身边的疾控工作者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作贡献。下面让我们了解她的先进事迹——
“最美医护者”——王立华
王立华,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艾滋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来自内蒙古赤峰的她是该中心唯一的少数民族女干部。她工作认真负责,穿梭于一线,致力于传播卫生健康知识,认真践行着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获得领导、同事高度肯定。
一、专业技能过硬、理论知识丰富、积极参与实践
王立华同志积极进取,努力进修,注重夯实理论基础,重视个人实践技能提高。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我中心工作。 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肆虐侨乡,王立华随即被抽调到流行病科参与患者的现场调查与疫情处置。转岗后她为了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主动申请进修,积极参加广东省第五期现场流行病培训班(GDFETP-5),在为期一年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学习中,她先后经历了2个月的理论强化,10个月的现场工作实践。王立华同志自身的“五种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能娴熟进行现场资料的快速分析与现场处置。
二、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的工作态度获得领导、同事高度肯定、成绩斐然
王立华同志不但在学科专业技术层面起带头作用,更在团队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树立旗帜榜样,2011年3月,王立华调入艾滋病预防控制科,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秉承现场流行病学“干中学,学中干”的理念,始终把“爱岗敬业”作为工作目标,把“勤奋”作为内在驱动力,运用先进的系统管理模式,以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致力于艾滋病防治工作。7年多来,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艾滋病预防控制所这个优秀的集体先后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工人先锋号、江门市青年文明号、江门市巾帼文明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等殊荣。
三、创新江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实在成效,为打造“健康江门”添砖加瓦
王立华同志带领五邑防艾团队找准艾滋病防控工作瓶颈,突破艾滋病宣传手段、干预模式、发现机制、治疗流程以及服务措施,实现从宣传到关怀全过程全面突破,通过“精准帮扶驻点指导、精准攻克破解难题、精准公关联动创建”三项帮扶策略推进全市艾滋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增长势头,基层防艾能力得到提高,落后县区排名从全省倒数第一跃居前列;开展“一站式服务”,将服务阵地延伸至医院,引入中药治疗改善患者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前沿阵地作用,开展“性病门诊扩大动员检测”,使艾滋病防治关口前移,打造出“江门模式”,受到国家示范办的大力推广,并作为我省的代表多次站在国家的讲台上向全国示范区推广该模式。
四、以耐心热情的态度打动求询者、感染者
王立华同志爱岗敬业,热情接待每一个求询者和感染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减轻心中负担和痛苦。她专业、严谨、和蔼、热情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求询者,获得求询者致电江门市政府服务热线赞扬。2016年,身为高龄孕妇的王立华仍带领整个五邑地区的防艾团队找准艾滋病防控工作发展瓶颈,在宣传手段、干预模式、发现机制、简化治疗流程以及服务措施上求突破,实现从宣传到关怀整个疾病发展过程环环相扣的全面突破。
这就是她,一个离“艾”最近的青年骨干,并非她不恐惧,而是患者希冀的目光,推动她前行,是爱,让她鼓起勇气,站在离“艾”最近的地方。对生命的敬畏,对爱的体悟,让她在青春的金色年华里,在岗位的积极奉献中追寻爱的真谛!认真践行着习总书记对青年、对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以爱防艾,创无艾之境!
文字:健康教育部
编辑:健康教育部